?
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
?
闵高德
在班级的管理中,学生不仅仅是客体,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。
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,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、自主性和创造性,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,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。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对学生的教育,都要经过学生的响应及接受,付之实施,才能使对班级的管理意愿及管理目标得于实施,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,班主任不可唱“独角戏”,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,采取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。使对班级的管理及教育学生得到保证。我们所管理的对象(学生)是具有意识、情感、意志、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,所以,要有目的的发展学生,就不可回避学生意识、情感、意志、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的中介作用。因此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(包括制定计划、组织实施、日常工作的检查督促及总结等),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,培养学生的主体性。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就要在教育中要改变单纯说教,让学生自己去体验、去认识,自己管理自己,让他们学会独立观察和思考问题,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。我认为积极引导学生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途径。这既要重视班委会建设,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,才能促进班级的良好发展。
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,实践活动给学生提出各种问题,促使学生去分析、去思考、去动手解决,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由不懂到懂,由不会到学会,由懂得方法到养成良好习惯,使自己动脑、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,更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。基于这种认识,本学期我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了尝试:
一、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的氛围
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的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前提。 轻松、民主、自由、平等的氛围,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驱力。长期以来,由于种种原因,对于班级的管理仍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,也就是说班级里的事情由老师说了算。学生习惯听命
二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,点燃自主管理火花
自我认识是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基础。所以本学期我尝试让学生参与自己写评语,自己总结自己,培养学生客观认识自己,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。 同时,引导学生写周记。在周记中解剖自己、分析自己,从而清楚的认识自己。只有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,帮助他们评价自己,才能有效地更新、改造自我,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。?
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回顾总结,让学生参与评价,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,去明晰规则、分辨是非,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,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。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,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不足,在失败中看到自己的价值,合理地进行自我肯定与否定。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。
三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
在日常管理中,我把许多细小、具体的事情教给学生,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。事事有人做,人人有事做,我把班级里平时需要管理的事情逐一列出,每一项有专人负责,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管理的事情,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。当然在工作中还可能出现众多的问题,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帮助,经过一、两个月的训练,学生就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了。
在活动实践中,我也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。在校运会、冬季阳光体育活动中,我首先进行的动员,然后把准备参赛及比赛的各项任务教给了班长和体育委员。班长就召开了班委会,把各项工作分配给班委,使准备、报名、参赛有条不紊的进行,我在一旁只是建议或指导。现在班级体的各项活动,班委们基本能设计并执行。
四、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
其实,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管理的潜力,只是有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强一点有的弱一点,能力弱的可以培养,所以我在班级中设立一些临时性职务,例如:“班干监督员”、“小小侦查员”、“图书管理员”、“卫生监督员”等。这些职务由学生轮流担任,以激发学生爱集体的热情,更好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,真真切切地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。
五、把自主管理能力上升到学习能力
在学习上,我觉得可以充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,上升为学习能力。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时间表;一段时间整理各科知识点,做笔记;放学后的学习小组的学习等,通过这些方式,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管理能力。
总之,通过实践,我感到要相信学生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,增强学生的能力。正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“教是为了不教”,那么“管也是为了不管”。班级管理好了,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,那么,学生的学习会自然上来,各方面相应的素质也会自然地得到提高。